生活 >  > 正文

沪动物园首创乡土动物区 首批小动物陆续迁入新居

2019-02-25 17:07:40  

5034

据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林业局)消息,备受期待的上海动物园乡土动物区进入最后筹备阶段——从今年1月开始,陆续有动物入住,貉、猪貛、狗獾、豪猪、果子狸、鹤和鹳等小动物第一批乔迁“新居”,提前适应新环境,但距离全部动物完成迁居并向游客开放展示还有一段时日。这里是我国大陆首个特别设计的乡土动物区,将在动物保护、科普展示等方面开创新模式。

据市绿化市容局介绍,上海动物园乡土动物区由原小兽园升级改造而成,场地总面积约30241平方米,将设鸟类、小兽类、食草类、猛兽类等几大片区,场内还将设置观光木栈道、观鸟亭、观虎桥等设施;展区地面多为草坪,设有爬架、动物遮蔽、水池、绿植、竹子、稀树、灌木等。建成后,乡土动物区将成为具有华东湿地景观特色的全新动物栖息乐园,供上海“土著”、在沪生活以及曾在上海生活过的动物居住,这是动物园界的一次全新尝试。

根据计划,目前,包括一丘之貉中的“貉”、充满好奇心的聪明水獭、果子狸、獐、狗獾等小动物已在乡土动物区适应新环境;近日,各种鸟类也开始陆续进场,包括丹顶鹤、白枕鹤、东方白鹳、鸳鸯、小天鹅等。与此同时,园方也在不断检查、排摸确认各展区的下水、动物遮蔽空间、地面、栖架、区域内的指示牌等细节。

首批入住的丹顶鹤、白枕鹤、东方白鹳等原本分布在不同的湖心岛上,如今6只涉禽全部集中在一个岛上,工作人员观察数天后发现,它们相处融洽,悠然自得,在新环境里表现得十分活跃。

三对鸳鸯和一对小天鹅则形成鲜明反差,非常有趣:鸳鸯胆子较小,平常多在岸边休息,晨昏时才会在水面游弋;小天鹅胆子大很多,经常出双入对在水面上撅起屁股、将头伸入水中取食水下的水生植物。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一个建立在湿地之上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资料记载,上海野生动物特色明显,脊椎类动物、野生鸟类资源丰富,常见的动物有貉、刺猬、狗獾、黄鼬、壁虎、蛇等。据介绍,上海动物园乡土动物区鸟类展区以动物在野外活动的湿地环境为目标,尽力为动物创造适宜的湿生环境;游客将在此看到更多动物的自然行为,提升观赏体验。

动物园爱好者、科普学者花蚀曾三次到上海动物园观察、跟踪乡土动物区设计和建设情况。“在动物园建立乡土动物区体现了对本土物种的重视,通过展示本土物种,让公众了解身边原来有这么多神奇的物种,以此更加关心和爱护共生共存的动物。”他认为,在本土动物的展示、教育方面,上海动物园乡土动物区总体很不错,“比如乡土动物区的水域设置成湿地环境,水面分区,各区深度不一,也有多个湖心小岛,岛上有芦苇地也有小树林——这样的湿地比中国常见的水禽湖的环境还要丰富很多,很期待有鹭以外的野鸟来这里生活。狗獾馆区有水、多个躲避处和木堆等,地方空间也很大。”

不过,经过现场观察和研究,花蚀也认为,乡土动物区场馆的设计还有改进空间,比如貉、獾和狸三个展区,及豺、豹和豹猫三个展区,虽然面积大小不同,但陈设和模式类似,区分度不足。动物习性各有不同,他建议园方在后期丰容、调整上有所完善。“比如花面狸是树栖动物,展区应设高爬架,园方已表示后期将会增设。此外,还可多给狗獾点事情做,从多次喂食及食物丰容上入手,增加它们的获取难度。”他还建议,在虎、豹、豹猫、獭之外的展区加设防投喂设施;合理设置园内广播喇叭的位置、朝向和音量等,避免叨扰动物。

关键词: 责编: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推荐图片

普陀“教育童行”病房学校入围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普陀“教育童行”病房学校入围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全面推进“健康普陀”取得实效 全面推进“健康普陀”取得实效

热闻推荐

娱乐

消费中国网版权所有

客服1QQ:616051435 客服2QQ:507604301